一、项目背景与挑战
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期面临“分布散、收集难、成本高”的困境。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,传统填埋方式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,焚烧处理易产生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。宏利圣得技凭借3T+E高温热解气化技术,创新性提出“分散式处理+集中化管控”的解决方案,为西北农村垃圾处理提供技术突破口。
二、技术方案与核心优势
(一)3T+E高温热解气化技术 生活垃圾经分拣后进入热解气化炉,在850℃以上缺氧环境中热解为可燃气体,二燃室通过3T控制(温度≥850℃、湍流度≥0.3、停留时间≥2s)实现完全燃烧,烟气经急冷塔、布袋除尘等处理后达标排放,二燃室独立设计,抑制二噁英生成,排放优于GB18485-2014标准;残渣量≤5%,经检测可用于制环保砖或安全填埋。
(二)模块化与定制化设计
提供1-20吨/日处理能力的标准化模块,设备重量1200-15000kg,运行电压220V/380V,风机功率0.37-3kW,焚烧室容积0.5-5m³,满足不同规模乡村需求。 针对西北地区冬季严寒特点,增设燃气锅炉房供暖系统,延长设备运行时间至360天/年。例如,在甘肃项目,通过加盖15000m³地下调节池,解决低温环境下的渗滤液处理难题。
三、项目实施与运营成效
(一)典型案例分析
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项目采用HLPG-5型垃圾焚烧炉,日处理能力5吨,服务人口约8000人。项目投运后,垃圾减量率达95%,烟气排放数据实时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,获评“全国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入选案例”。甘肃项目针对高海拔地区特点,定制化设计耐低温控制系统,焚烧室容积扩大至5m³。项目运行数据显示,NH₃-N去除效率超99%,出水COD稳定在12-19mg/L,符合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6889-2008)。
(二)环境与社会效益
减量化与无害化以通辽项目为例,年处理生活垃圾1825吨,减少填埋用地约3亩,避免渗滤液污染风险。资源化利用残渣经检测符合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》,用于制环保砖替代传统建材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宏利圣得提供EPC全流程服务,从设备供应到安装调试一体化管理,降低地方政府运维成本。
四、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
(一)专利技术支撑 公司拥有46项发明、外观、实用新型专利,其中“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无烟免油立式热解气化炉上料装置”等技术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。
(二)标准制定参与 作为《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485-2014)的实践者,宏利圣得推动西北地区垃圾焚烧行业技术升级,其项目经验被纳入《美丽乡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指南》。
五、未来展望
(一)技术迭代方向 智能化升级引入AI视觉识别系统,实现垃圾自动分拣与热值预测,提升焚烧效率。
(二)市场拓展规划 计划在西北地区新建县级垃圾处理中心,覆盖500个行政村,助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宏利圣得环境科技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,在西北地区构建起“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”的垃圾处理体系。其高温热解气化技术不仅破解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题,更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。未来,随着智能化与能源化技术的深度融合,宏利圣得将持续引领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。
【本文标签】 生活垃圾;农村垃圾;垃圾处理 垃圾焚烧炉 高温气化炉 宏利圣得
【责任编辑】
微信客服
400电话